首頁>軸承新聞>臨西軸承“智能”制造積聚開展新動力 |
臨西軸承“智能”制造積聚開展新動力
中國軸承網 發布時間:2018/12/05
長城網訊(記者吳新光 通訊員何連斌)近日,2018中國世界軸承及其專用配備展覽會在上海世博館舉辦。短短4天時間,來自臨西縣的軸承廠商就到達60多筆交易,內銷交易額3790萬元,外貿交易額280萬美元。
“這次有鑫泰、三橋、玉良、海藍等24家軸承企業,展出轎車軸承、靜音軸承、陶瓷軸承、精細角接觸軸承等514個型號,全部是專、精、特、新高精尖產品,產品質量到達乃至超過世界標準,國內外客商大拇指翹得老高!”帶隊的臨西縣軸承職業協會會長李金貴感慨萬千:臨西軸承從小作坊、雜牌軍到工業集群、自主品牌生力軍,40年一路風雨走來,臨西“智造”叫響了世界商場,積聚起滾動世界的微弱動力。
商場萌芽
上世紀70年代,臨西軸承職業在小作坊悄然萌芽,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,軸承貨源緊缺。一批頭腦靈活的農民從外地廠礦購回廢舊軸承,拆下可利用的套圈、珠粒和卡子等,經拋光、上油簡略處理,拼裝后偷偷拿到“夜商場”去賣。那個時候軸承不叫“軸承”,叫“鋼0”,生意軸承的被稱作“鋼0販子”。這讓早期從事軸承加工的農民嘗到了“過好日子”的甜頭。
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,黨的富民方針和開放方針,使臨西軸承逐漸從蔭蔽轉向揭露,收購和加工軸承的職業敏捷蔓延,形成了幾十個“軸承專業村”。1986年6月老官寨鄉白莊率先建起軸承商場,這以后童村、倉上、河西、蔣莊軸承交易商場相繼成立,一些軸承加工戶靠推車、驢車、自行車馱貨,趕集擺地攤。也有部分農民走出家門到各地開店,出現“千家萬戶搞加工,千軍萬馬闖商場”的局面。
在軸承工業迅猛開展的形勢下,臨西縣委縣政府敏銳地意識到,再靠立異拼裝存在被商場篩選的危險,于是確立了“以出產中低速碳鋼軸承為主,認為大中型企業配套為主”的工業開展思路,要點培養了鑫泰、臨汾等10余家軸承規劃企業。因為產品符合商場需求,定位準確,價格低廉,很快搶占了國內商場。自此,臨西軸承工業結束了廢舊軸承加工立異的前史。
集群開展
“散兵游勇”闖商場,勢單力薄,約束了軸承工業的開展壯大。
2002年5月,臨西縣出資2.44億元建成全國最大的現代化軸承交易商場,利好方針招引了哈爾濱軸承集團、張家港AAA集團、美國TIMKEN、德國FAG、日本NSKH等國內外2000多家聞名軸承企業相繼入駐。鑫泰軸承、寶鑫軸承等本土企業敏捷興起,完結了工業集群化開展。2006以來,逐漸建成河北省級陽光軸承園區、邢臺市級運河工業園區,建立了中國世界軸承展示中心、河北省軸承檢測中心、臨西縣軸承職業協會。
河北寶鑫軸承公司搬進陽光軸承工業園區后,“握指成拳”,公司效益一路攀升,公司董事長夏樹寶最先嘗到了“抱團闖商場”的甜頭。但是,產品同質化嚴重,始終跳不出“打價格戰”的惡性競爭怪圈。軸承產品質量“疲軟”,在高端商場根本站不穩腳跟。
為解決這些癥結,臨西縣實施“質量提升舉動”,引導企業走技能興企之路,將質量開展專項資金列入財務預算,對企業在土地運用、信貸補貼、項目技改、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最大程度支撐。該縣為近200家軸承企業融資4.2億余元,爭取上級技改資金420萬元,要點實施29項技改項目,財務注資2000萬元為企業貸款進行危險擔保。鼓舞企業與專業院校研制中心“聯婚”,引入高、精、尖科研成果,開發差異化產品,增強集群立異才能。
“拼資源、拼本錢的時代已經過期了,如今拼的是立異才能、產品質量,質量不進步,只要死路一條!焙颖睂汌屋S承公司再度陷入開展瓶頸后,公司董事長夏樹寶沒有坐以待斃。2012年初他率技能人員赴全國各地調查取樣,歷時多半年行程27萬公里,從洛陽聘來職業專家,組成自己的研制團隊,開展技能攻關,自主研制出全國獨有的新式“母機”精細磨床,獲4項國家專利,其間2項填補了國內空白。所出產的滾子圓度從千分之三提升到萬分之三,運用壽命進步5倍以上,出產功率翻一番。目前已售出精細磨床80多套,除熱銷吉林、洛陽、甘肅等國內商場外,還遠銷俄羅斯、印度等國家。
如今,臨西已擁有軸承出產加工企業400多家,規劃企業60余家,從業人員超過7萬人;年出產才能7.5億套,年產值169億元;擁有軸承出口企業46家,產品遠銷東南亞、美國、加拿大、德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,全國商場占有率10%以上,形成了“賣遍全國,走向世界”的出售網絡。
“智造”提升
日前,河北誠為軸承公司的“智能車間”正在趕制七類軸承套圈!斑@批40余萬件的七類軸承套圈,是作為高端配套供往美國鐵姆肯企業的。”誠為軸承公司車間主任王德林介紹。
“跟著國內外經濟開展環境的改變,軸承工業存在的深層次對立日益凸顯,走高端開展路線成為必選項!闭\為軸承公司出資2億元在全國軸承職業率先建造了“I5智能工廠”,目前120臺搭載I5智能操控系統的智能機床全面投用。誠為軸承公司董事長李金貴說,出產形式可完結技能操控、制造出產、流程管理信息化,年節約用工本錢30萬元,產量進步2倍以上,查驗本錢降低60%左右,精度可到達世界一流產品水平,產品利潤進步2倍多。
因產品高精細、高剛度、長壽命,臨西軸承備受國內外高端客戶追捧。年產3500多萬件軸承鍛件、精車件等軸承套圈產品,95%以上出口美國鐵姆肯、日本恩梯恩、德國弗舍爾、瑞典斯凱孚等世界聞名軸承制造公司,年均銷量遞加近30%,年出售額4億元……誠為軸承公司也因而成為TIMKEN、SKF等世界高端軸承企業在華北地區專一的優秀供貨商。
近年來,臨西縣呼應國家“互聯網+”和“中國制造2025”開展戰略,連續出臺“零占地技改”“科技立異獎賞十條”等優惠方針,縣財務建立500萬元的年度專項資金,扶持企業走“智能工廠、智能車間”新路,推進信息化與新式工業化深度融合,激起軸承對接高端的微弱“混合動能”。目前,三橋、泰姆斯等軸承企業已引入I5智能機床200余臺。十多家規劃軸承企業完結“智能工廠”的建造規劃。到十三五末,全縣27家規劃軸承企業將全部建成智能化工廠,估計軸承工業出售收入打破200億元大關。
今年初,臨西縣與一網絡科技公司聯合建立中國軸承全工業鏈B2B交易渠道——“找軸網”,探索出一條加快推進軸承工業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、網絡渠道效勞實體經濟的新形式。搭上“找軸網”,臨西軸承將邁向綠色轉型、立異提升、高端精細的高質量開展之路。
推薦給朋友 評論 關閉窗口
推薦信息 |
□瓦軸研制的泥獎泵軸承成功下線 □2017我國·臨清(慈溪)軸承出資推介座談會舉行 □國內首套機床主軸用高精度特大型軸承 □臺灣立多祿滾針軸承采用VICOTE涂料 □工程機械企業中報出爐 凈贏利遍及大增 |
上一篇:南馬路,軸承五金一條街的發展脈絡
下一編:已經是最后一篇